关注分享主机优惠活动
国内外VPS云服务器

#yyds干货库存#计算机网络协议-OSI参考模型(7层,法定标准)

摘要: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年提出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称为开放系统互连,通常称为参考模型。参考模型从下到上分为几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可以与用户交互以产生网络流量的所有应用层协议包括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提出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称为开放系统互连(OSI/RM),通常简称为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有七层,自下而上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下层统称为通信子网,是组网的附加通信设备,完成数据传输功能;三层统称为资源子网,相当于计算机系统,完成数据处理等功能。传输层连接着前一层和后一层

物理层

传输单位是比特,任务是透明传输比特流,功能是在物理介质上为数据终端设备透明传输原始比特流。

注意:透明传输是指无论传输的数据是什么位组合,都应该能够在链路上传输。

(物理层协议)物理层接口标准,如EIA-232C、EIA/TIA RS-449、CCITT X.21等。

数据链路层

传输单位是帧,任务是将网络层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这些功能可以概括为成帧、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和传输管理。

数据链路层协议包括SDLC、HDLC、PPP、STP和帧中继。

3.网络层的传输单元是数据报,其主要任务是将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包)从源传输到目的地,为分组交换网络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它具有路由数据包、实现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差分控制和互联网互联等功能。

网络层协议包括:IP、IPX、ICMP、IGMP、ARP、RARP和OSPF。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的传输单元是消息段(TCP)或用户数据报(UDP),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其功能是为端到端连接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提供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服务质量、数据传输管理等服务。

注意:数据链路层提供点对点通信,而传输层提供端到端通信。

点对点可以理解为主机对主机的通信。点是指硬件地址或IP地址,网络中参与通信的主机由硬件地址或IP地址标识;

端到端通信是指运行在不同主机上的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一个进程由一个端口标识。

传输层还具有复用和解复用的功能。复用是指多个应用层进程可以同时使用后面传输层的服务;分割意味着传输层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递给上面应用层中的相应进程。

传输层协议有:TCP,UDP

5.会话层会话层允许不同主机上的进程之间的会话。会话层使用传输层提供的端到端服务向表示层提供其增值服务。这种服务主要是为表示层实体或用户进程建立连接,并在连接上有序传输数据,称为会话,也称为建立同步。

会话层负责管理主机间的会话进程,包括进程间会话的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层可以使用检查点,使通信会话在通信失败时从检查点恢复通信,从而实现数据同步。

6.表示层表示层主要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之间交换的信息的表示。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加密和解密、数据压缩和恢复。

7.应用层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次,是用户和网络之间的接口。所有可以与用户交互产生网络流量的程序。

应用层协议有FTP、SMTP和HTTP。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主机频道 » #yyds干货库存#计算机网络协议-OSI参考模型(7层,法定标准)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