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分享主机优惠活动
国内外VPS云服务器

软件评审员的考试学习计划(软件评审员的考题分类细化)

摘要:软件评测器课程阅读不断更新。。。。单元测试又称模块测试,是检查软件设计中最小单元程序模块正确性的测试。其目的是检查各程序单元是否能正确满足详细设计说明中模块功能、性能接口和设计约束的要求,并找出各模块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

软件评估者教程阅读不断更新。。。。内容大纲阅读时间完成时间备注第一章软件测试导论2021.11.102021.11.10 1。测试是任何旨在评估程序或系统属性的活动,测试是软件质量的一种度量;

2.测试是为了度量和改进被测软件的质量,对被测软件进行工程设计、实现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3.软件测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软件质量,降低软件项目的风险;

4.软件的质量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部风险,二是外部风险;

5.内部风险:在即将发售时发现存在重大错误,从而延误发售日期,失去市场机会;

6.外部风险:用户发现不可容忍的错误,导致索赔、法律纠纷、客户支持费用,甚至失去客户的风险;

第二章软件测试基础

1.软件测试的经典定义:在特定条件下运行程序,以发现错误并评估软件质量;

2.软件由文档、数据和程序组成。软件测试应该测试软件形成过程中的文档、数据和程序,而不仅仅是程序。

3.软件质量保证和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工程的两个不同方面。

4.质量保证(QA):质量保证的重要工作是通过预防、检查和改进来保证软件质量;

5.软件测试:虽然测试也与开发过程密切相关,但它关注的不是过程的活动,而是对过程的产品和开发的软件的分析;

6.测试人员通过执行软件遍历过程开发文档和源代码中的产品,运行软件找出问题并报告质量。测试人员必须假设软件存在潜在的问题,测试中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找出更多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为了验证一切都是正确的。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追踪和回归测试也是软件测试中的重要工作,因此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

7.软件测试的目的:测试是程序执行的过程,目的是发现错误;一个好的测试用例是发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的错误;

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8.测试的目的: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找出软件中潜在的各种错误和缺陷,通过修正各种错误和缺陷来提高软件的质量,避免软件发布后潜在的软件缺陷和错误所带来的隐患所带来的商业风险;

9.软件测试原则:所有的软件测试都要追溯到用户需求;

我们应该把“尽早地、持续地测试软件”作为软件测试人员的座右铭。

不可能进行完整的测试,需要终止测试;

10.在时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软件不可能做到完美。有三个主要原因:

软件输入过大;输入结果太多;路径组合太多;

11、测试不能显示软件的潜在缺陷;

12、充分注意测试中的聚类现象;

13.根据软件的定义,软件包括程序、数据和文档,所以软件测试不仅仅是程序测试;

14、软件测试应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

15.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测试对象,在不同的开发阶段形成不同类型的测试;

16、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程序编码等阶段的文档,包括需求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和源程序,应是软件测试的对象;

17.软件编码完成后,对每个程序模块进行测试,称为“单元测试”;

18.模块集成后,对集成的模块组件进行测试,称为“集成测试”;

19.集成测试后,需要检测和确认软件是否满足软件需求规格书中规定的要求,称为“确认测试”;

20.将整个程序模块集成为一个软件系统,安装在运行环境中,对由硬件、网络、操作系统和支撑平台组成的整个系统进行测试,称为“系统测试”。

21、验证是保证软件实现特定功能的正确性的一系列活动和过程,目的是保证软件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结果满足前一阶段设定的目标;

22.确认是确保软件满足用户需求的一系列活动和过程,目的是在软件开发完成后,确保软件满足用户的需求;

23.根据开发阶段,软件测试可以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确认测试和验收测试。

24、单元测试又称模块测试,是针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元——程序模块来检查测试工作的正确性;其目的是检查各个程序单元是否能正确满足详细设计描述中模块功能、性能、接口和设计约束的要求,并发现各个模块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单元测试需要从程序内部结构设计测试用例。多个模块可以并行独立进行单元测试;

25.集成测试也称为组装测试。通常情况下,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所有的程序模块都是以有序和增量的方式进行测试的。集成测试是检查程序单元或组件的接口关系,逐步集成为符合概要设计要求的程序组件或整个系统;

26.确认测试:通过检查和提供客观证据,确认软件是否满足特定预期用途的要求。确认测试是检测和确认软件是否满足软件需求规格书中规定的要求;

27.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对集成的硬件和软件系统进行测试,以验证和确认系统是否达到了最初的目标。系统测试是检查完整的程序系统能否正确配置并与系统连接(包括硬件、外设、网络和系统软件、支撑平台等。)并满足用户在真实或模拟系统运行环境下的需求;

28.验收测试:根据项目任务书或合同及双方约定的验收依据文件,对整个系统进行评审,决定是否接受或拒绝系统;

29.根据测试实施组织,软件测试可分为开发者测试、用户测试(beta测试)和第三方测试;

30.开发者测试:通常也称为“验证测试”或“alpha”测试;开发人员通过测试和提供客观证据来验证软件的实现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验证测试是在软件开发环境下,检测和确认软件实现是否满足软件设计规范或软件需求规范的要求;

31.用户测试:在用户的应用环境中,用户可以通过运行和使用软件来检查和验证软件实现是否满足字节集的预期要求。通常,用户测试不是指用户的验收测试,而是用户的可用性测试,即用户找出软件在应用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和问题,并对使用质量进行评价;

32.第三方测试:在软件开发者和用户之间组织的测试。一般来说,软件验证测试是在模拟用户真实应用环境下进行的。

33.按照测试技术分为白盒测试、黑盒测试和灰盒测试。也可以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34.静态测试是指在不运行程序的情况下,手动分析和检查程序和文档。静态测试技术也称为静态分析技术。静态测试实际上是对软件需求规格、设计规格、程序源代码等的非运行检查。静态测试包括:走查、符号执行、需求确认等。

35.动态测试(Dynamic testing):是指通过人工运行程序或使用工具来检查和分析程序的执行状态和外部性能;

36.白盒测试:通过分析和测试程序的内部结构来发现问题。了解程序结构和处理过程,检查所有结构和路径是否正确,检查软件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设计指令正常进行;

37.黑盒测试:通过软件的外在表现发现软件的缺陷和错误。黑盒测试将测试对象视为黑盒,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黑盒测试是在程序接口处的测试,只检查程序是否按照需求说明书正常实现;

38.灰箱测试:对于输入要注意输出的正确性;

39.软件测试过程模型:V模型、W模型、H模型和X模型;

40.v模型:它反映了测试活动与分析和设计之间的关系。从左至右描述了基本的开发过程和测试行为,清楚地表明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层次,清楚地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与开发过程中各阶段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图中箭头代表时间方向,左边是开发过程的下降阶段,对应右边上升的部分,也就是每个测试过程的阶段。

41.v模型指出单元和集成测试是经过验证的程序设计,开发人员和测试团队要检查程序的执行是否符合软件设计的要求;系统测试应验证系统设计,检查系统功能和性能的质量特性是否满足系统设计的指标;因为测试人员和用户进行软件确认测试和验收测试,追溯到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测试,从而确定软件的实现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或合同的要求;

42.v模型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把测试过程看作是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编码之后的一个阶段。人们很容易理解,测试是软件开发的最后阶段,主要是为了测试程序发现错误,而需求分析阶段隐藏的问题,直到后期的验收测试才被发现;

43.W模型的建立:V模型的局限性在于没有对早期测试进行清晰的解释,不能体现“尽早、持续地测试软件”的原则。将软件开发各个阶段应该同时进行的测试加入到V模型中,就演变成了W模型,因为开发其实是一个“V”,测试也是与之并行的“V”。基于“早期和持续的软件测试”的原则;

44.W模型的应用:W模型可以说是V模型的自然发展。它强调测试伴随着整个软件开发周期,测试的对象不仅是程序,还包括需求、功能和设计。这样,只要完成相应的开发活动,就可以开始测试了。可以说测试和开发是同步的,有利于尽早发现问题。以需求为例。一旦需求分析完成,我们就可以测试需求,而不是等到最后才进行需求的验收测试。

第三章软件质量与评估第四章软件测试过程与管理第五章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技术第六章白盒测试技术第七章面向对象软件测试技术第八章应用负载压力测试第九章Web应用测试第十章网络测试第十一章安全性测试与评估第十二章兼容性测试第十三章标准符合性测试第十四章可用性测试第十五章可靠性测试第十五章文档测试第十七章功能测试第十八章白盒测试第十九章数据库测试第二十章负载压力测试与故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主机频道 » 软件评审员的考试学习计划(软件评审员的考题分类细化)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